物流业与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,其深度融合发展不仅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引擎,也是降低物流成本、提升供应链效率的关键路径。现在,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边界日益模糊,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。
企业主体融合发展是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基石。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,单一企业的竞争力难以持续,而通过跨界合作、资源共享,形成互利共赢的产业链生态,成为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。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,能够促使双方企业在供应链管理、库存管理、物流配送等方面实现无缝对接,从而降低物流成本,提高运营效率。
支持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创新供应链协同共建模式,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。这种关系不仅限于简单的物流服务提供与接收,而是深入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,共同参与产品设计、生产规划、库存管理、物流配送等全过程。例如,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制造企业的生产计划和销售预测,提前规划物流方案,减少库存积压和运输空驶率,从而降低物流成本。
引导制造企业结合实际系统整合其内部分散在采购、制造、销售等环节的物流服务能力,以及铁路专用线、仓储、配送等存量设施资源,向社会提供专业化、高水平的综合物流服务。这种整合不仅有助于制造企业优化内部资源配置,提高物流效率,还能通过对外提供物流服务增加收入来源,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。
鼓励制造企业与第三方物流、快递企业密切合作,引入专业化物流解决方案,如供应链管理库存、线边物流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等。这些服务能够根据制造企业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,提供更为精准、高效的物流服务,从而降低物流成本,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。
通过企业主体融合发展,物流业与制造业在供应链层面实现了深度整合,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,还提高了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。随着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,企业主体融合发展的模式将更加多样化、智能化,为物流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。
设施设备融合联动是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。在物流活动中,设施设备是支撑物流作业的基础设施,其布局、配置和运营效率直接影响到物流成本的高低。通过设施设备融合联动,可以优化物流资源配置,提高物流作业效率,从而降低物流成本。
在国土空间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中加强物流业与制造业的有机衔接,统筹做好工业园区等生产制造设施以及物流枢纽、铁路专用线等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和用地用海安排。青岛市政府通过支持大型工业园区新建或改扩建铁路专用线、仓储、配送等基础设施,吸引第三方物流企业进驻并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。
充分发挥国家物流枢纽对接干线运力、促进资源集聚的显著优势,支撑制造业高质量集群化发展。通过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,可以实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,降低物流成本,提高物流效率。
为全面提升运输效率,降低物流成本,并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,我们需深入实施一系列策略以优化公路、铁路、水路运输结构。具体而言,将集中力量发展并推广多式联运、甩挂运输等高效、先进的运输组织模式,这些模式不仅能够显著提升运输效率,还能有效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与排放。
1、强化多式联运体系建设
积极构建和完善多式联运网络,促进公路、铁路、水路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与高效转换。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,鼓励企业采用集装箱、标准化托盘等单元化装载方式,提高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间的换装效率,降低换装成本。
2、大力发展甩挂运输
推动甩挂运输在长途货运、城市配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。通过优化车辆配置、提高车辆周转率,减少车辆空驶率,从而显著降低运输成本并提升运输效率。同时,加强甩挂运输站场设施建设,为甩挂运输提供有力支撑。
3、提升大宗商品清洁运输比例
针对钢铁、有色金属、建材等大型制造业企业和工业园区,积极引导其提高煤炭、原油、矿石、粮食等大宗商品的中长期运输合同比例,特别是增加铁路、水路等低碳环保的运输方式比例。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,稳定运输需求,降低运输成本,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。
4、扩大“点对点”直达货运列车服务范围
针对大型厂矿、制造业基地等货物运输需求集中的区域,进一步扩大“点对点”直达货运列车的开行范围。这种运输方式能够减少中转环节,提高运输时效性,同时降低货物损耗风险。通过优化列车运行图和货物装载方案,实现运输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。
5、加强技术创新与信息化建设
利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,提升运输系统的智能化水平。通过建设智能物流信息平台,实现运输信息的实时共享与高效匹配,提高运输组织的灵活性和精准度。同时,推动自动驾驶、无人机配送等新技术在运输领域的应用,进一步降低人力成本和提高运输效率。
通过设施设备融合联动,物流业与制造业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、运输结构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降低了物流成本,提高了物流效率。
业务流程融合协同是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核心。在传统模式下,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业务流程往往相对独立,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,导致信息孤岛、资源重复配置等问题,增加了物流成本。通过业务流程融合协同,可以打破行业壁垒,实现物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的深度融合,优化资源配置,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,从而显著降低物流成本。
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共同建立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机制,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、协同作业和风险共担。通过引入供应链管理系统(SCM)等信息化手段,实现对供应链全过程的可视化监控和精细化管理,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响应速度。制造企业可以将生产计划、库存信息实时共享给物流企业,物流企业则根据这些信息优化配送计划,减少库存积压和运输空驶率。
鼓励物流企业根据制造企业的实际需求,提供定制化物流服务。这种服务不仅包括传统的运输、仓储、配送等基本功能,还包括供应链设计、库存管理、物流金融等增值服务。定制化物流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制造企业的个性化需求,提高物流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,从而降低物流成本。
推广协同库存管理模式,即供应商管理库存(VMI)和联合库存管理(JMI)等模式。这些模式通过共享库存信息、协同制定库存策略,实现库存的精准控制和高效利用。制造企业可以将部分库存交由物流企业进行管理,物流企业则根据市场需求和制造企业的生产计划,灵活调整库存水平,减少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。
标准规范融合衔接是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保障。在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,由于行业差异、技术壁垒等原因,往往存在标准不统一、规范不衔接等问题,影响了融合发展的进程和效果。通过标准规范融合衔接,可以消除行业间的障碍,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的无缝对接,降低交易成本,提高融合发展的质量和效益。
加强物流业与制造业在标准制定方面的合作,共同制定或修订符合双方需求的物流标准、服务规范等。这些标准应涵盖物流作业、信息管理、服务质量等方面,确保物流业与制造业在业务流程、技术应用、服务要求等方面的一致性。例如,可以制定统一的包装标准、运输标准、信息交换标准等,提高物流作业的标准化水平和兼容性。
加大对物流标准、服务规范等的宣贯力度,提高行业内外对标准规范的认识和重视程度。同时,加强标准执行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,确保标准规范得到有效执行。对于不符合标准规范的行为,应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罚,以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。
积极参与国际物流标准、服务规范等的制定工作,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。通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,提升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国际竞争力。同时,推动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和互认工作,降低国际贸易中的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。
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降低物流成本的四大举措——企业主体融合发展、设施设备融合联动、业务流程融合协同和标准规范融合衔接——是相互关联、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。通过这四大举措的实施和推进,可以打破行业壁垒、优化资源配置、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,从而显著降低物流成本。
撰稿|马金辉